作者 | 零一读书会中国股票配资网官网首页
来源 | 零一读书会
《我的叔叔于勒》,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经典之作,入选过几代人的语文课本。
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,讲述了菲利普一家对叔叔于勒态度的转变。
于勒年轻时挥霍家产,被家人视为 “灾星” 送去美洲。
后来他来信说赚了大钱,家人便天天盼着他归来,甚至把他当作生活的希望。
可希望越大,失望越大,再次见面,他们却不想与于勒相认。
有人认为菲利普夫妇太过势利,批判他们冷酷与自私,为了金钱不顾亲情;
也有人认为他们的做法在情理之中。
毕竟在生存的压力面前,人人都有自己的苦衷;
但作者的初衷不是为了批判主人公。
而是通过当时的现象揭露金钱至上的风气、生活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。
读完这篇小说你会发现,永远不要和人性较劲。
发达时,人人都想过来巴结你;低谷时,人人都想远离你。
小时候,“我”家住在哈弗尔,父亲赚的钱只够勉强维持生活。
母亲对现状十分不满,她经常找些尖酸刻薄的话责怪自己的丈夫。
由于家里穷,有人请客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,以免回请;
买日用品也只敢买减价的。
有时候我弄掉纽扣或者弄破裤子,就会劈头盖脸挨一顿臭骂。
但日子虽苦,每逢星期日,一家人都会穿戴整齐去海边栈桥上散步。
目的是为了等待父亲的弟弟归来。
父亲的弟弟名叫于勒,年期时不务正业,挥霍了爷爷不少家产。
甚至还占用了本该属于父亲的一部分遗产。
之后他被家人送往美洲。
谁料在机缘巧合之下,于勒竟然靠做生意赚到了大钱。
他满怀欣喜的留下一封信,称自己会尽快赔偿一笔钱给哥哥。
这让我们全家人欣喜万分。
从前的“败家子”于勒,瞬间成为了正直、有良心的于勒。
于勒的归来成为全家人的期望。
每个星期日,只要看见大轮船驶过来,父亲都会重复着说:
“若是于勒在这只船上,该叫人多么惊喜啊!”
母亲也常常念叨:
“只要于勒回来,我们的境况就会大有改善。”
父母甚至开始憧憬,拿于勒给与的钱买一栋别墅。
只可惜十年过去了,于勒叔叔再也没寄信回来。
原本十拿九稳的事情,变得遥遥无期。
有时候生活仿佛给我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。
越是将期望寄托于他人身上,越是容易获得失望。
就像有些家长,期望孩子能考个好大学,通过读书改变命运;
有些人婚后,期望另一半挣大钱,自己能过上物质优渥的生活;
有些老人,把养老的希望完全放在子女身上,期望他们能负担自己的晚年生活。
可现实往往不能完全如人所愿,有时候期待越高,失望越大。
《人间失格》中有句话:
“倘若没有过度的欢喜,便没有极度的伤悲。
若是没有过度的期望,就没有过度的失望。”
任何关系,适当降低一些预期,不把期望完全寄托于他人身上,反而能获得新的转机。
在“我”的二姐举行婚礼之前,家人决定去哲尔塞岛旅行。
此时父亲看到两位打扮得非常漂亮的太太在吃牡蛎。
望着太太们高贵的吃法,父亲决定请家人们吃一顿。
但为了省钱,母亲只让两位姐姐品尝。
我和父亲向一位衣衫褴褛的老水手走了过去,却发现父亲突然变得不安起来。
他低声对母亲说,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?
母亲根本不信,还说父亲是胡说八道。
为了确认父亲的猜测,母亲决定亲自过去确认。
可眼前的一幕终究是让他们失望了。
那位又老又脏、脸上布满皱纹的老人,的确是于勒。
母亲吓得直哆嗦,她完全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。
说罢,她让父亲向船长打听一下跟于勒相关的消息,并了解了他落魄的原因。
父亲故意找船长搭讪,再一次证实眼前这位老人就是自己的亲弟弟。
母亲再也控制不住怒火,让“我”赶紧去把牡蛎钱付清,还骂骂咧咧地说道:
“我就知道这个败家的东西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,咱们赶紧到船那头去,注意别叫那个要饭鬼接近咱们!”
前后的反差让人震惊不已。
得知于勒发达时,家人都称他为“有良心”的于勒,日夜盼着他回家;
得知他落魄时,家人称他为“败家子”于勒,对他避之不及。
所谓的亲情在这一瞬间终究敌不过利益二字。
但仔细想想,生活中类似的情形比比皆是。
全红婵成名后,那些平日不见踪影的远房亲戚,突然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。
他们纷纷上门,开口就要借30万,仿佛全红婵的家变成了取款机。
全妈妈内心感受着五种滋味,无奈地笑着摇头:
“我们家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亲戚。”
刘震云曾说:
“人若贫穷,莫去交友;遭遇困境,也别寻亲。
那些所谓的亲戚,不过是仗着血缘关系与你维持利益罢了。别太天真了!”
利益,就像是感情的试金石,再牢不可破的关系,在利益面前都会不堪一击。
看懂了人性,就不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抱有过高的期待。
最清醒的做法是,做好自己,亲疏随缘。
从作者的描述不难看出,于勒在生意失败后日子过得十分艰辛。
往日的承诺无法兑现,他也不敢回家乡与亲人相认。
只能干着又苦又累的活儿维持生计。
于勒的遭遇就像现代许多去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。
期望能在城市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,等时机成熟,再衣锦还乡。
只是人在江湖,生容易,活容易,生活不容易。
奋斗多年,却发现现实远比想象中的更残酷。
望着空空的口袋,故乡终究是回不去了。
之后,“我”按照母亲的吩咐,递给于勒五法郎。
看着他满是皱纹的手,一股辛酸涌上心头。
心想:
“这就是我的叔叔,我父亲的弟弟,我的亲叔叔啊。”
毕竟血浓于水,我又给了他十个法郎的小费,这让于勒感动不已。
可母亲得知后,却无比愤怒。
指责我简直是疯了,竟然拿10个铜子给这个无赖。
父亲使了个眼色,母亲才没继续往下说。
之后大家都不说话了,故意换乘了另外一艘船,以免再遇见我的叔叔于勒。
初读这本书,相信许多人都会指责菲利普夫妇太过势力,竟然不与自己的亲弟弟相认。
可再读这本书,却对他们的做法多了一份理解。
毕竟菲利普家过得十分拮据,女儿的婚事也是因为于勒的那封信才有了着落。
贸然相认,不仅戳破了于勒的自尊心,还会带来一些不可预料的变故。
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不易,互不打扰,或许是最好的结局。
小说虽只有五千多字,却将人情冷暖展现的淋漓极致。
再好的关系,一旦牵扯到利益,便会发生微妙的变化,甚至成为“仇人”。
与人相处,应保持一颗平常心,毕竟趋避利害是人的本性。
对人际关系降低一点期待,就不会过度失望。
很赞同一句话:
被人巴结奉承时,不必沾沾自喜;
别人冷漠疏远你时,也不必生气沮丧。
人在低谷时,别指望感情,务实才是根本。
愿你我都能顺着人性做事,逆着人性做人。
作者 | 零一读书会,来源:零一读书会
主播 | 素年锦时,微信公众号:素年锦时FM
图片 | 视觉中国,网络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富牛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